小麦秋播种子药剂处理可预防多种小麦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有效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减少小麦生长期病虫防治压力,同时能够促进小麦全苗、匀苗、壮苗,具有一拌多效、省工省药、绿色环保等优点,是推动农药使用减量化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受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种(土)传病害发生和危害呈上升态势,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为切实做好今年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提高小麦病虫防控效果和效率,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打好来年夏粮丰产丰收基础,特制定2023年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意见。
1 目标和要求
实现全省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覆盖率70%以上,3个重点“全覆盖”:小麦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病害发生区以及纹枯病和地下害虫重发区全覆盖;绿色防控基地和草害综合治理示范区全覆盖;制种田全覆盖。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区施策、节本增效”原则,有效预防控制纹枯病、茎基腐病、黑穗病、全蚀病以及地下害虫、蚜虫等多种病虫害,延缓、减轻苗期病虫发生危害程度,为小麦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工作打好基础。
2 策略和措施
因地制宜分区施策。要根据当地小麦种(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明确主攻对象。淮南稻茬麦地区,以黑穗病、纹枯病、蚜虫等为种子药剂处理主攻对象;淮北旱茬麦地区,以地下害虫、蚜虫、茎基腐病、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为种子药剂处理主攻对象。
正确选择药剂品种。科学合理选择经过试验示范、高效安全的对路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可试验示范三氟吡啶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药剂;对黑穗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唑醚·灭菌唑等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全蚀病,可选用苯醚·咯·噻虫、苯醚甲环唑、硅噻菌胺等悬浮种衣剂;对纹枯病,可选用烯肟·苯·噻虫、苯醚甲环唑、戊唑·吡虫啉等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及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等悬浮种衣剂;对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田块,可选用戊唑·吡虫啉、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等悬浮种衣剂。拌种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二氢卟吩铁等免疫诱抗剂,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抗逆性。
规范药剂处理措施。要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规范开展种子药剂处理;要大力推广专用器械包衣(拌种),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质量,确保种衣剂(拌种剂)均匀覆盖在种子表面,切实提高种子包衣(拌种)效果;要现包(拌)现用,当日播完。严禁超剂量、超范围使用种衣剂(拌种剂),迟播麦田种子药剂处理要注意低温条件下安全用药,防止药害事件发生,确保用药安全和作物安全。
3 强化宣传指导
强化组织宣传。秋播种子药剂处理是预防和控制小麦病虫保障小麦单产稳定提升的第一道关口,各地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及早安排部署秋播小麦药剂种子处理工作,确保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要充分运用“报网微端屏”全媒体平台以及横幅、明白纸等手段,多渠道宣传秋播种子药剂处理技术,全范围营造病虫防控的氛围。及时发布秋播小麦病虫发生信息,动员生产者落实关键技术措施,为统筹指导大面积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要做好物资调度,确保秋播病虫防控物资保质保量供应。
强化服务指导。秋播期间,要积极组织广大技术人员深入种(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重发区、种子药剂处理技术薄弱区,通过召开现场培训会、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种子药剂处理,提高种子包衣拌种覆盖率和防控效果。要充分发挥省级星级服务组织、五有五好服务组织等主体力量,为广大农户开展种子处理提供服务指导。要加强对种业公司、植保服务公司、家庭农场、规模种植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安全用药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强化示范引导。结合绿色防控基地、绿色防控县建设,层层建立秋播小麦种子处理示范区。要加大种子处理新技术、新药剂的试验示范力度,每个设区市至少开展一项秋播种子药剂处理技术的试验示范,每个县(市、区)建立一个种子药剂处理示范区,示范推广秋播小麦种子处理新药剂、展示安全高效的防控技术,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促进大面积工作平衡开展,提升种子药剂处理覆盖率。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