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防控指导意见 | 植保资讯 | 文章中心 | 农药资讯网-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

2021—2022年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防控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1-10-22 信息来源:江苏植保 作者: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江苏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

 

       小麦是我省重要口粮作物,其丰歉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省粮食安全。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尤其是一类病害呈重发、频发态势,其中小麦赤霉病是对我省夏粮生产威胁最大的生物灾害,流行频率高、防治技术要求高、自然危害损失高,一旦疏于防控,除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外,还会导致真菌毒素超标,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发生危害,加强对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全程全方位指导服务,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全生育期管控策略,从秋播种子处理着手,综合运用抗(耐)病品种、健身栽培、科学用药等措施,提升防控效果,降低危害损失,为保障小麦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总体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工作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坚持科学用药、推进统防统治,切实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降低毒素污染风险,最大限度降低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覆盖率在60%以上。

二、防控策略

       以调整品种布局、优化耕作方式为基础,以“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为重点,以“主动出击、科学用药”为关键,推行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控、全生育期管控替代阶段性防治,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并举,把以赤霉病防控为核心的关键技术贯穿于小麦生产的全过程,构建覆盖小麦全生育期病虫绿色防控模式,切实减轻病虫发生危害程度,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关键技术

       以赤霉病防控为核心,综合运用种子药剂处理、应用抗病良种、实施健身栽培和关键时期高效药剂预防等措施,切实提高综合防控效果,减轻病虫发生危害程度。

       (一)推广抗(耐)病品种。因地制宜种植具有较强抗(耐)赤霉病的优良品种,淮南麦区优先种植宁麦13、宁麦26、扬麦23、扬辐麦4号、生选6号、华麦5号、华麦6号、镇麦168、镇麦10、镇麦12、农麦88、苏麦188等耐病性较好的品种,示范种植扬麦33;沿淮及淮北麦区种植淮麦43、淮麦44、徐农029、瑞华麦516、瑞华麦523、西农979等具有较好耐病性的品种。压缩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控制高感病品种种植比例;坚持品种适区种植,坚决杜绝跨区引种、盲目引种北方感病品种;强化品种“多乱杂”治理,突出区域内品种相对一致性,每个县明确23个主栽品种、搭配几个辅助品种,利于田间管理和防治指导。

       (二)推行种子处理。淮南稻茬麦区,以黑穗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等为主攻对象,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唑醚·灭菌唑、咯菌·嘧菌酯等悬浮种衣剂拌种(包衣),试验示范氰烯菌酯、丙硫菌唑、三氟吡啶胺等药剂防治茎基腐病,同时抑制苗期赤霉病菌侵染危害;淮北旱茬麦区,以地下害虫、蚜虫、根腐病、纹枯病等为主攻对象,选用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咯菌腈、戊唑醇等悬浮种衣剂。多种病虫混发区,可选用戊唑·吡虫啉、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吡虫·咯·苯甲等悬浮种衣剂。力争黑穗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威胁较大的地区,以及纹枯病和地下害虫重发区,种子处理覆盖率达90%,制种繁种田种子处理全覆盖。

       (三)提升田间管理水平。强化耕整管理,提高秸秆还田和整地播种质量,提倡播前增加一次旋耕灭茬还田作业工序,因地制宜采取耕翻、旋耕等方式进行灭茬埋草整地,压低害虫病菌发生基数。坚持适期播种、适量用种、控制播深,防止“深籽、露籽、丛籽”,确保一播全苗壮苗。推广播后适度镇压,弥合土缝,提高种子和土壤紧密度,促进齐苗全苗和保墒防冻,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和抗病水平,降低除草冻药害风险。

       (四)坚持科学用药。坚持“立足预防、主动出击”的防控策略,打好以赤霉病为重点,兼顾白粉病、锈病、蚜虫的穂期病虫防治总体战。赤霉病,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及时主动喷施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与戊唑醇的复配高效制剂,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降低真菌毒素污染风险。对赤霉病流行风险高的田块和品种,用好二次药,确保有效控制危害;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停用多菌灵单剂及其复配制剂,确保防治效果。纹枯病,坚持达标防治,对病株率达10%的达标田块,及时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戊唑醇等药剂开展防治;白粉病、锈病,当白粉病病叶率达5%10%或锈病病叶率0.5%1%时,可选用氟环唑、丙硫菌唑、环丙唑醇、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及时喷药防治。蚜虫,当百株蚜虫量达800头以上,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静电喷雾器等高效施药器械,用足药量和水量,保证防治效果。小麦成熟后及时收割、风扬、晾晒、烘干,防止收获和储存过程中籽粒含水量大,导致赤霉病菌再度繁殖造成毒素污染。

四、保障措施

       以赤霉病为主的重大病虫防控事关夏粮稳定生产。各地要强化组织发动,从秋播开始,高效落实以赤霉病为主的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来年夏粮丰产丰收,赢得粮食安全生产主动权。

       (一)强化组织发动。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全年粮食稳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不利因素,各地要把防控好赤霉病作为稳粮保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关键环节、重点措施,超前谋划布局,落实防控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要充分发挥中央救灾资金和省对市县转移支付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将赤霉病应急防控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加强监测预警。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必须在全面掌握苗情、品种抗性、菌源基数的基础上,结合小麦抽穗扬花期的天气变化,及时会商分析,科学研判赤霉病发生趋势,明确重点区域、重点田块和关键时间,准确发布赤霉病预报预警信息。要强化信息调度,赤霉病防控期间实行防治信息日报制和发生情况周报制,加强多菌灵、戊唑醇、氰烯菌酯等药剂对赤霉病病菌的抗药性监测,及时制定抗药性治理预案,指导种植户合理用药、科学防控。

       (三)强化服务指导。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信短信、报纸明白纸等多种宣传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以及预防控制的必要性,积极引导种植户开展种子药剂处理、选用优良抗耐品种、适期适量播种、科学肥水运筹,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害流行条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赤霉病等重大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积极组派精干力量,采取蹲点包片、进村入户等方式,突出把好选药关、用药关,“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种植户科学开展防控指导,确保防控技术措施落实到田。积极开展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大面积防控水平和防控效果。

       (四)推进统防统治。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适时组织开展应急防治,提高防治作业效率,有效解决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窗口期短、时效性强,以及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切实提升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防控组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和绿色防控防控技术产品,有效提升病虫防控服务能力和防控效果。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