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病菌无休眠期,适温下菌核4天即可萌发。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13℃以下或35℃以上时生长受抑制,适温为25℃。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日均温关系密切。当日均温在1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日均温超过15℃,病情加重;20~25℃则迅速发展,病株率和病害严重度都急剧上升;当气温达30℃左右时,病害发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菌的发生和发展。
冬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病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在土壤中越夏的病菌侵染幼苗,在3叶期前后始见病斑,整个冬前分蘖期内病株率一般在10%以下,早播田块有些可达10%~20%。侵染部位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症状发生在土面附近或略高于土面,冬前这部分病株是后期形成白穗的主要来源。第二个是在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病菌开始大量侵染,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随着植株拔节、基部节间伸长及病菌传播蔓延,病部向上发展、由表及里侵染茎秆,严重度增加。高峰期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
近期气温较低,不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和发展,但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在田间湿度大时纹枯病易发生和发展,要关注田间发病情况,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小麦拔节后田间郁蔽度高,药液难以施入发病的茎基部,防治效果较差,而且人工施药困难。一般在纹枯病病菌侵茎前、田间病株率达5%~10%时用药防治,适用药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己唑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烯唑醇等唑类杀菌剂,以及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嘧菌酯等。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