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其流行频率高、发病范围广、为害损失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条锈病在全国多次大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系统回顾总结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历史,分析病害流行的特点、原因,以及造成的 危害损失,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明确病害流行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增强做好研究治理和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同时,针对造成病害流行的原因和当前研究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小麦条锈病的可持续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1 小麦条锈病历次大流行的历史回顾
1950年以来,我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及其治理经历了防治能力有限、病害猖獗流行(1950、1964年),具备一定防治能力、为害损失降低(1983、1985年),防治能力提高、挽回损失增加(1990年)和实施综合治理、为害明显减轻(2002、2017和2020年)4个阶段,病害的发生流行范围、发病面积和造成为害损失逐步降低,反映了我国小麦条锈病治理研究水平和防控能力的不断提高。
1)195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大流行,黄河、长江流域麦区暴发流行。全国发病面积未见确切统计,估计超过1,000万hm2。全国因条锈病造成小麦减产60亿kg。其流行程度之重,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数十年所罕见,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70余年绝无仅有。其流行特点:① 流行范围广。发病范围遍及我国西北、华北和长江流域麦区,其中,河北省发病面积74.4万hm2。② 发病程度重。河北省发病严重的地区约占20%,受害小麦大部分未能抽穗,造成后期大面积集中连片绝收现象。③ 造成损失大。河北全省因病平均减产15%,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估计减产30%~50%,全省损失小麦8亿kg;陕西省发病最重的华阴、华县等地产量损失30%~50%;全国因条锈病造成小麦减产损失相当于当年小麦总产的41.38%。
2)1964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麦区大流行,华北、西北冬麦区特大流行。全国锈病发生面积约800万hm2,造成小麦产量损失32亿kg。发病和受害严重的有河北、山西、北京、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甘肃和宁夏等省份。发病特点:① 3种锈病混发。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均为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混合发生,且均以条锈病为主。② 发病省份多、面积大。西北麦区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华北麦区的河北、山西、北京,以及长江、黄淮麦区的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份发病面积大,且重发面积比例高。其中,河北省发病146.67万hm2,减产约50%的严重发病田面积6.40万hm2,减产30%~40%的重发病田面积18.00万hm2,减产约20%的较重发病田面积42.00万hm2;山东省发病面积176.00万hm2,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49.8%。③ 感病品种发病严重。当年全国大面积种植的碧蚂一号、农大183、华北187、玉皮、甘肃96、陕农9号和南大2419等小麦品种因条中1号等优势小种的出现,大都表现为高感而严重发病。河南省感病品种碧蚂一号发病率大部为100%,严重度达65%~100%。
3)1983年,小麦条锈病在冬麦区大流行。发病范围除甘肃、陕西、四川等常发区外,黄淮、江淮和汉水流域麦区也大范围流行,发病面积600.20万hm2,造成小麦减产10.74亿kg。发病特点:① 发病面积大。发病范围和面积虽不及1950年和1964年,但仍为当时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有记录以来第三大年份。② 发病省份多。主要包括甘、陕、川、鄂、豫、冀、晋、鲁、苏、皖、青等省份,其中以鄂中、豫南、鲁西南、陕南和陇南发病受害最重。③ 受害损失重。如河南省发病158.33万hm2,重病田块减产15%~20%,因病造成小麦减产3.56亿kg;山东省发病76.40万hm2,造成小麦减产1.53亿kg;甘肃省发病39.53万hm2,因病造成小麦减产1.95亿kg。
4)1985年,小麦条锈病在西北麦区及豫南大流行。全国发病面积约333.33万hm2,造成小麦减产8.50亿kg,其中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安徽5省发病面积285.00万hm2。局部特大流行是其主要发病特点。虽然当年发病面积总体不是很大,但甘肃、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以及豫南麦区发生面积大、程度重,造成严重减产,为大流行至特大流行。如甘肃庆阳地区种植小麦22.27万hm2,几乎全部发病,平均比1984年减产48.73%,为特大流行。华北、西南、江淮麦区严重发病情况则较少。
5)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冬麦区大面积暴发流行。该年条锈病发生严重程度超过1983年和1985年,为仅次于1950年和1964年的第三大流行年份。据统计,全国发病面积656.72万hm2,实际造成小麦减产12.37亿kg;防治面积416.87万hm2,共挽回小麦产量14.37亿kg。发病特点:① 发病省份多。发病范围为历次严重发病有明确记载以来最大,波及甘、陕、鄂、豫、鲁、冀、晋、京、津、苏、皖、浙、宁、青、新、川、云、贵、藏等19个省份。② 暴发区域相对集中。暴发流行的重病区主要集中在甘、陕、鄂、豫、鲁、冀6省,发病面积占全国的89%。其中,甘肃天水,陕西商洛、关中西部,湖北汉水流域,河南西南部及山东西南部等大部地区大流行,严重发病面积约215.17万hm2,小麦受害损失率高达20%以上。③ 防治能力开始提高。1990年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开启了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控第一次大面积应用三唑酮等高效农药进行应急防治的先河。尽管当年三唑酮的市场供货量还比较紧张,但各地积极筹措资金,购买药剂进行应急防治。如甘肃省紧急拨专款购买三唑酮200 t,及时组织开展防治。全国条锈病防治面积占发病面积的63.48%,减轻了危害损失。
6)2002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大流行。2002年的条锈病流行是继1950、1964和1990年之后的第四次大流行。据统计,全国发病面积558.27万hm2,实际造成小麦减产8.51亿kg;防治面积564.58万hm2,共挽回小麦产量15.72亿kg。分区域发病特点为:① 西北和西南麦区大部大流行。甘肃全省大流行,天水、陇南、庆阳和平凉等市受害最为严重。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宝鸡等地大流行,汉中市发病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5%。宁夏中宁及其以南地区发病面积接近大流行的1985年。四川省以北部、西部和南部发病严重。重庆市普遍严重发生,主要有开县、忠县和万州等28个县(市、区)发病。云南省发病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8%,该年是当地历史上第2个重发生年,大理、保山、玉溪、曲靖、楚雄、临沧、丽江等地发病严重。贵州省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0%,该年是当地此前10年间流行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一年,流行区主要在西部、西南部、北部、东北部麦区。② 汉水流域鄂西北和豫南麦区大流行。湖北主要有襄樊、十堰、荆州、荆门、潜江和天门等麦区发生流行;河南驻马店、南阳、漯河、平顶山和许昌等地偏重发生。③ 河南黄河以北和山东、河北南部麦区中度或偏轻发生。山东省主要发生区包括菏泽、济宁、临沂和枣庄等地。河北省发生区主要包括中南部的邯郸、邢台、衡水和石家庄等地。④ 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安徽发病较轻。
7)2017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大流行。其中,江汉平原及黄淮南部大流行,新疆伊犁河谷、四川沿江河流域及攀西偏重发生,华北、黄淮北部,以及西南、西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据统计,全国发病面积543.52万hm2,实际造成小麦减产4.28亿kg;防治面积978.26万hm2,共挽回小麦产量19.97亿kg。发生特点:① 冬繁区见病早、范围广、病情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分别在2016年12月14日和12月22日见病,分别为此前30年和此前10年最早。截至2017年2月底,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8省份有65市290县(市、区)发病,见病面积17万hm2,同比增加2倍,是2010年以来早春发病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年。② 春季发病范围北扩东移明显,流行速度快。3月下旬,条锈病流行区跨过河南境内的沙河后,快速向北、向东扩散。3月30日,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湖北、河南、安徽9省份72市384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63.8万hm2,同比增加1.9倍。4月以后,病害快速扩展,平均每周增加50个县(市、区)、60万hm2。山东省4月27日、5月2日和5月9日,见病县数分别达到12、61和88个,见病面积相继突破13.3万hm2、66.7万hm2和200万hm2。③ 黄淮麦区发生普遍,局部病情较重。安徽、江苏、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和河北等黄淮海麦区425个县(市、区)发病、发病面积411万hm2,占全国发病总县数和面积的49.8%和75.6%。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和湖北江汉平原局部病较重,汉水流域平均病叶率超过50%,西南麦区大部平均病叶率超过30%,重病区超过60%;山东济宁重发地区病叶率超过80%。④ 西北及西南麦区发生相对平稳。受春季干旱等气候因素影响,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区)病害扩散速度相对较慢,发生较轻。西南麦区主要发生在四川沿江河流域、攀西和川南地区,云南临沧、曲靖、昭通,贵州东南部和西北部,局部偏重发生。
8)2020年,小麦条锈病在陕、鄂和豫南麦区大流行。据统计,全国发病面积439.52万hm2,同比增加1.9倍,实际造成小麦减产2.49亿kg。防治面积971.49万hm2,是发病面积的2.21倍,共挽回小麦产量17.85亿kg。发生特点:① 秋苗发病早、范围广,冬前基数高。2019年秋,甘肃、宁夏、陕西3省份秋苗主发区发生面积20.70万hm2,比2018年和2016年同期分别增加3倍和63.2%。② 早春病情扩展速度快。3月初,条锈病在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南部麦区8个省份54个市208个县(市、区)发生26.20万hm2。其中,西南和汉水流域麦区进入快速扩散期,湖北南部病田率达50%,云南澄江、贵州纳雍、四川梓潼等地局部田块最高病叶率超过60%。黄淮南部麦区发病中心增多,河南南阳9个县(市、区)查见发病中心超150个,平均病田率为2.3%,病叶严重度为5%~60%。③ 汉水流域、黄淮南部及四川沿江流域偏重至大流行。在湖北,该年为近30年来发病程度最重、区域最广、面积最大的年份。河南南部麦区偏重至大流行,黄河以南其他麦区中度至偏重流行。在四川,条锈病发生也为该地区近10年来最重。④西北、西南部分麦区及黄淮、江淮等麦区中等发生。甘肃发生程度重于2019年及常年,陇南、天水、平凉和定西发病较普遍。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大部偏轻至中等发生。山东、河北中等发生,鲁西南和冀南麦区发病普遍、病情较重。江苏、安徽总体偏轻发生,苏南、沿江局部偏重发生。
2 造成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纵观我国小麦条锈病历次大流行的历史,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新的毒性小种发展为优势小种、主栽品种抗性丧失、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防控措施落实不够以及前期发病基数高等。总结剖析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成因,从中找出问题所在,总结防控经验,有助于为进一步完善防控治理技术、提高治理水平奠定基础。
2.1 毒性小种发展为优势小种,主栽品种抗性丧失
造成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主栽品种抗病性丧失、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品种上缺乏对条锈病的抵御能力。如1964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特大流行,从品种和病菌生理小种上来讲,是新的毒性小种条中1号上升成为优势小种,导致当年全国大面积种植的碧蚂一号、玉皮、农大183、华北187、陕农9号和南大2419等主栽品种抗性丧失、表现为高感而严重发病。1990年,毒性小种条中29发展为优势小种,造成了该年全国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条中29于1985年被首次发现,其出现频率从1985年的0.26%,迅速提升至1986年的3.47%、1987年的9.5%、1988年的28.0%和1989年的40.31%。该小种对我国当时主要小麦品种致病性很强,致病范围广,侵染率高,对yr-9为主要抗源的“洛类”品种及其许多后代有较强的致病力。
2.2 前期温暖湿润、后期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
以条锈病大流行的1990年湖北、河南、甘肃的情况为例,1989年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湖北麦区平均气温分别为9.2℃和7.6℃,比常年偏高1℃;1990年3月中旬平均气温14.4℃,比常年平均值偏高5.1℃;1989年11月下旬降水量40 mm,为此前30年同一时期降水量最多的一旬;1990年1~4月总降水量201.7 mm,田间湿度大,对病菌传播发展极有利。河南省1990年春季雨水多、湿度大、日照少、气温低,特别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水时间长、雨量大,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气候条件。据记载,4月底至5月,该地麦区降水160 mm,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1.5倍,而同期气温较常年平均低1~2℃。高湿低温,正好满足条锈病菌夏孢子萌发和侵入所需要的条件,延长了条锈病的发生为害。1989年甘肃天水市夏秋季充足的降水和适宜的气温,以及冬季充沛的降雪和长时间的覆盖,也给条锈菌越夏、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预防控制措施落实不够,后期应急防控不及时
从人为防治因素来看,分析历次条锈病大流行的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防治措施落实不够的问题。一般在病害大流行后,通过选育推广有针对性的抗病优质高产品种以及加强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病害在其后几年内会得到控制,流行频率降低、发病程度减轻,但也易造成广大农户和生产管理部门在防治上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因而在落实越夏阶段治理、秋播拌种等措施上力度减弱,为病害的流行埋下隐患。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新的毒性小种,当新的毒性小种发展为优势小种时,如果其他预防控制措施落实不严,遇到适宜的气候年景,菌源基数积累到一定量,病害就会流行;如果对病害疏于监管,警惕性不够,后期化学药剂应急防治时间滞后,或者错过最佳防控时期,病害流行程度就会加重,甚至造成病害大流行。因此,加强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变动规律研究,毫不放松地坚持病害长期系统监测,及时预警指导防治,对实现病害的可持续治理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4 前期发病基数高,为后期病害流行提供了充足菌源
多年情况表明,小麦条锈病后期的流行程度与前期的菌源基数关系极为密切。前期菌源基数高,后期病害流行的频率就高。如1989年秋,甘肃冬麦区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高达20.93万hm2,占冬小麦种植面积的25%;其中,天水市北道区冬前病田率74.7%,发病田普遍率0.59%,平均发病中心945个/667 m2。陕西关中西部冬前苗期发病普遍,形成明显发病中心,病田率、平均每667 m2病叶数和发病中心数表现为:陇县100%、68张、29.4个,岐山县27.3%、15.2张、0.94个,扶风县83%、5.5张、0.6个。湖北省冬前沿汉水流域自西北向东南形成了明显的发病中心带,谷城县重病田冬季病叶率达1%~2%,与此前冬前发病最重的1984年比,秋苗病田率高25%、667 m2病叶数高1.54倍。到1990年3月中旬,湖北襄樊市病田率90.4%,发病普遍率20.6%,发病面积13.33万hm2;4月上旬,病田率100%,普遍率43.30%,发病面积30万hm2。2017年,小麦条锈病在冬繁区由于发病早,冬季繁殖代数多,积累菌源数量大,截至2月底,湖北、河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8省份见病面积17万hm2,同比增加2倍,是2010年以来早春发病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年;3月30日,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湖北、河南、安徽9省份发生面积63.8万hm2,同比增加1.9倍。足够的菌源为春季病害的扩散蔓延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后期病害流行的压力。
3 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治理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小麦主产区总体降水较为充沛,加之生产水平提高,水肥条件改善,种植密度大,田间郁蔽,非常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如防控稍有松懈,病害就有可能反弹,加重流行为害,造成一定损失。为切实加强小麦条锈病防控,推进病害可持续治理,减轻为害损失,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强小种变异监测,提高抗病育种前瞻性
1)密切监测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动态。要加强对新发现的高毒性小种监测,准确掌握优势小种变异动态。当新的毒性小种出现频率升高,发展为优势小种,意味着病害加重流行的风险加大。应针对性加强毒性小种治理,延缓其发展速度;加强毒性小种分布区病害预防措施实施力度,通过各个环节措施落实,压低菌源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
2)加强抗病育种,提高小麦抗锈育种能力。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要在针对优势毒性小种加快抗病品种选育的基础上,依据高毒性小种变异情况,提前指导抗病育种,实现抗病育种与小种变化、毒性小种发展同步,提高抗病育种的前瞻性,充分发挥抗病品种在病害防控中的关键作用。
3.2 加强病害监测预警,为指导防控提供支撑
1)加强病情调查监测,及时掌握全区域的发病信息。各基层植保机构应按照《小麦条锈病测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开展病害发生情况系统观测,定期组织开展病害越夏期、秋苗期、越冬期、返青期等各个时段的病情普查。进一步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条锈病监测模块,实施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控信息共享,为各地及时掌握全国各发生区的发病情况,实施异地分析预测,提高测报准确性和早期预见性提供数据支持。
2)推进智能化监测预警,提高监测预报技术水平。借鉴应用相对成熟的马铃薯晚疫病实时预警系统、小麦赤霉病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等经验,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方法,研发拟合度好、准确率高、使用范围广的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模型,结合电子感知、无线发送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小麦条锈病专用预报装备,实现预测因子自动采集传输,构建小麦条锈病智能监测预警平台,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国小麦条锈病联网监测智能预报技术水平,为实施小麦条锈病精准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3)开发病害流行气候指标大尺度预测技术。小麦条锈病属于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每年度的气候变化与病害流行的关系十分密切。要通过加强与有关气象机构的合作,研究建立小麦条锈病流行气候指标大尺度预测技术,根据每一个阶段的气象指标,对条锈病发生趋势实施气候指标滚动预测。结合越夏区治理、品种抗性布局、秋播拌种处理等前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病害实时发生趋势进行校正预测,从而与地面监测预报结果相互印证,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在每个病害流行周期结束,对全季气候因子对病害流行情况的影响进行评价,判定病害流行气候年份,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害防控成效评估,为科学评估病害防控的植保贡献率提供佐证。
3.3 落实关键防治技术,提高防控效果
1)实施越夏区治理,减少越夏菌源量。西北、西南小麦条锈菌越夏区,既是病菌变异的关键区,也是病害治理的核心区。① 压缩小麦面积。要通过实施结构调整和生物多样性利用技术,在西北、西南关键越夏区种植油菜、豆类、薯类、中药材、蔬菜、青稞等,压减小麦面积,减少菌源基数。② 减少自生麦苗数量。在每年夏秋季7~10月,对关键越夏区小麦种植田及周边散落麦粒形成的自生麦苗,采取深翻、机械铲除或化学除草剂杀灭等技术,减少夏秋季自生麦苗数量,切断夏孢子传播寄主,减轻当地秋苗发病,减少秋冬季菌源,降低外传菌源数量。
2)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延长抗性品种使用寿命。应统筹考虑,加强抗病品种布局规划,充分发挥抗病品种在病害防控中的作用。在小麦条锈菌越夏区、越冬区、冬繁区和春季流行区,结合当地种植者对小麦品质的要求,选种全生育期抗病品种。要注意采取多抗源品种布局,并注意选择与其他麦区抗病遗传背景差异大的小麦品种,增加品种抗病遗传多样性,防止品种单一化。春季流行区尽可能选择成株期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淘汰生产上严重感病的品种。
3)加强秋播拌种处理,减轻秋苗发病程度。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可有效推迟和延缓秋苗发病。在关键越夏区、越冬关键区和冬繁区,应结合防治小麦土传病害,选择具有内吸传导性的高效低毒杀菌剂,进行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实现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全覆盖,从而降低秋苗感染率,减少早期菌源,控制发生面积和程度,有效减少外传菌源量,并减少冬繁菌源基数。同时,因地制宜推广适期晚播,避开病菌侵染高峰期。
4)实施早期精准防控,减轻后期流行压力。加强对关键越冬区和冬繁区秋苗期和越冬期条锈病侵染发病情况监测调查,根据监测预报结果,对早期发现的发病中心或点片地块,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选用微生物杀菌剂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控,压低菌源基数,减少外传菌源数量。对于春季流行区,依据早春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做到“防早、防小、防了”,以压减后期病害流行,防止小麦条锈病大面积迅速扩散蔓延。
5)实施后期科学用药,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在小麦条锈病各发生区实施前期各项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在小麦中后期,当田间条锈病病情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选用三唑酮、烯唑醇等高效药剂进行大面积喷雾防治,控制小麦条锈病大面积流行为害。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可结合小麦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实施“一喷三防”,采用针对性的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混用,对条锈病和其他病虫进行全面防控,也可起到防干热风和倒伏的作用,促进小麦增产,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6)加强有性生殖阻断,降低新小种产生几率。小檗作为条锈菌转主寄主,在条锈菌有性繁殖、产生变异和毒性新小种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冬孢子是条锈菌从小麦转到小檗的主要形态。要充分提高相关认识,结合技术指导、宣传培训等,在条锈菌关键越夏区,做好小麦秸秆堆垛遮盖、小麦田周边小檗铲除或对染病小檗喷施农药防治等措施,阻断条锈菌的有性繁殖循环,降低条锈菌变异几率,减缓、阻止新的生理小种产生,延长抗病品种使用年限。
3.4 完善防控技术体系,提升病害治理能力
1)完善小麦条锈病联防联控机制。小麦条锈病在全国范围内周而复始,每年形成一个大的循环,越夏区、越冬区、冬繁区和春季流行区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前一个环节防控措施落实好、防效好,对后一个防控环节的压力就小;落实好上述各个环节的防治,全国病害的发生流行程度就会明显减轻。因此,全国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应该采取“全国统筹、分区施策,区域联防、统防统治”的策略,从全国和各发生区政府部门、技术推广和生产者多个维度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施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一盘棋运作。农业农村部建立全国小麦条锈病联防联控制度,制定小麦条锈病预防秋播拌种、应急防治政策,落实防控补助资金,加强病害防控的统一指导,组织开展全国病害的大区联合监测和滚动预测,适时安排部署小麦秋苗拌种、春病冬防、春季应急统防等重大防治行动,提高病害整体防治效果。病害不同发生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全国病害防控统一部署,实施分区防控策略,组织广大农技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及宣传的力度,指导当地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整体效果。
2)构建大范围跨区域全周期防控技术体系。现行的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实施了“重点治理越夏易变区、持续控制冬季繁殖区和全面预防春季流行区”的治理策略,以及以生物多样性利用为核心,以生态抗灾、生物控害、化学减灾为目标的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即越夏异变区以推广抗锈良种、药剂拌种和退麦改种、适期晚种的“两种(zhǒng)两种(zhòng)”防病技术体系,冬季繁殖区以种植抗锈良种、秋播药剂拌种和春夏季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的“两种一喷”防病技术体系和春季流行区以种植慢锈或成株抗病品种、实时监测、达标(病叶率达到5%)统防统治的分区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推进我国小麦条锈病的长期可持续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限于当时的研究进展,尚未树立大范围跨区域全周期治理的思想,对越夏阶段的治理措施落实不够,对条锈菌有性生殖阶段阻截防控措施还存在宣传培训不够、技术普及率低的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小麦条锈防控技术体系,重点加强越夏区治理和有性生殖阻断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为害。
3)实施小麦条锈病大范围跨区域全周期防控。根据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传播规律最新研究成果,在明确小麦条锈病防控目标和策略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小麦条锈病大范围跨区域全周期防控技术方案。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分越夏区、关键越冬区、冬繁区和春季流行区制定技术方案,明确各个关键区域、关键时期、关键防治技术,将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要求落实落细到全年病害流行全周期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技术到位率,为实现小麦条锈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